全部 · 2023年4月12日 1

继承者

本文最后更新于 657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改变。

生与死

Death

生命与死亡总是如影随形。即使作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哺乳动物之一,人类也逃不出死亡的阴影,这是大自然的规则,人类从自然中生,命中注定将死。

我觉得人类是相当矛盾的生物,心理能力与生理能力并不协调。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,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,人们的思想进步翻天覆地,但是在公元前20万年前,人类就已经从原始人成为“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”,因为晚期智人的骨架与现代人几乎完全相同。

在肉体上,人们的进步却寥寥无几。大脑更聪明了,眼睛更明亮了?还是听觉触觉更灵敏了?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以佐证这些元素,唯一的进步原因可能还是来自思想进步带来的环境改善。把它们具像化,人类的寿命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延长的,公元前,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,到了古罗马时代,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到了22岁。在19世纪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英国,人类的平均寿命达到了41岁,两个世纪后,随工业社会化的发展,人类的平均寿命几乎翻了一倍。现在,我们的平均寿命是72岁 ,而平均寿命的延长主要是由于公共卫生、医学技术和生活环境的进步,这种原因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寿命延长的逐渐饱和,就如同摩尔定律一样,今后寿命也会很难再延长吧。

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

帕斯卡

仅仅百年不到的寿命,难道配的上如此先进的思想吗?人类的物质大脑只能记下非常有限的事物,一项技能需要成百上千次机械式训练,无法进行快速、复杂的运算,甚至会因为外界刺激而丢失意识,于是不得不借助书本、计算机等工具,脆弱的肉体每每碰见新型病毒就束手无策。更显而易见的是,短暂的寿命限制了天才们的创造力,如果在当代,牛顿、爱因斯坦、图灵、乔布斯等天才们仍在世,那会是如何一幅场景?

其实这幅光景可能并不美好,至少对我来说。大自然在人类的DNA里刻下如此的法则,它希望人类作为一个种族而不是个体而存在,如果没有寿命限制,个人的差距会通过时间而不断放大,最后天才们成为“神明”,刁民们成为奴隶。在这种社会中,文明的进步由少数天才所主导,进步速度也变得飞快。

事实上,自然万物都有寿命极限,人类也一直作为一个种族存在。遇到可怕的病毒,免疫系统会主导身体甚至杀死自己,以防止危害到种群;人希望寻找伴侣、朋友,没有任何社交后,精神会失常,人可以接受孤独,卢梭在瓦尔登湖畔独居调整自身心态,却始终无法脱离社会。

文明的进步让个体的作用逐渐扩大。自然界的其他任何生物,个体都几乎无法影响种群,或者是世界。一只再强壮、凶猛的老虎,最多也只能让一小块区域内的猎物更提心吊胆,在时间面前完全不值一提。

一个思想先进的人类却能影响万事万物。从农耕时代开始,富有的农民凭借大量粮食吸引其他个体,以此主导社会,这便是资本主义的原型,到了工业时代,瓦特发明了蒸汽机,信息时代,莫克利和艾克特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。

不管是什么样的人,一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。可是人懂得语言,所以能把自己的经验传承给其他人,也能听闻别人的经验。从不同角度、以互不矛盾的方式,统整人们广泛的经验,这就是学问。人类懂得从过去的世代承接经验,再累计新的经验,才能从和野兽同等的状态不断进化到今日的状态。

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

随着文明进步,个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,人类尝试脱离肉体的束缚,以种群的力量来成为更强大的个体,这就是传承与基础。既然寿命有限,那为之努力生活的意义又是何物?也就是传承与继承吧。

21岁,是继承者

说了这么多,其实是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😂

生日来临,我总是会联想到死日。也许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,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死亡为何物,更别谈珍惜生命,我却时常想到死亡,我在4月12日生,又会在何年何月死亡呢?

过了今天,我已经二十一岁了,只是一名继承者,继承父母的生命、继承先人的知识,迎接死亡还太早,我还没有任何产出、如何可传承之事物,对于种群来说只是毫无用处的垃圾。

说是垃圾未免有些妄自菲薄,作为HNU的本科生,勉强还是算是一个普通萌芽,既不出众也不拖后腿。过好作为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即可,例如在生日当天收到各种珍贵的礼物~

核心危机+侧耳倾听
手工制作的挂件
珍贵的贺卡🍀